close


html模版也許,我們需要 一座高考博物館
語音朗讀:

剛剛從《新京HELIX擴大機報》上看到一篇報道,一個叫詹洪閣的民間收藏傢,從1987年至今,收藏瞭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現在的高考準車用擴大機價錢考證200餘張。建一座高考博物館,將那些散落的高考物件召集起來,讓它們講述塵封的高考往事,某種程度上,可以理解為我們重逢青春、致敬成長的一種最好方式。 剛剛從《新京報》上看到一篇報道,一個叫詹洪閣的民間收藏傢,從1987年至今,收藏瞭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現在的高考準考證200餘張。最早一張是1951年華東、東北高等學校統一招生準考證,另有3張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的準考證。

記得幾天前,微信朋友圈流行一個遊戲,我身邊也有很多人興致勃勃地玩過——上傳自己的名字以及一張照片,即可生成一張不同年份的高考準考證,讓人過把小小的“高考癮”。從這個遊戲的火爆程度中也可以看出,作為成長分水嶺的高考,不管時隔多久,依然是人們心頭難以忘卻的記憶。

今年是恢復高考40年,也算是高考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。高考是私人記憶,也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。那麼,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具體物件來回望高考?再過若幹年,後人又該如何打量今天的高考,如何更好地觸摸到高考歷史的指紋與氣息? 我由是想,能不能系統地收集與歷屆高考有關的物件,建一座高考博物館?

事實上,民間已經有人在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收集瞭。比如,除瞭本文開頭那位民間收藏傢熱衷於收藏高考準考證之外,近日又有媒體報道,居住在江西南昌蓼洲街社區船山路的70歲老人甘福保,從1978年開始到2016年,收藏瞭每一年的全套高考試卷。今年的考卷,將是甘福保收藏的第40套高考試卷。

也有媒體加入瞭整理高考“文物”的行列。《北京晚報》曾經舉行汽車音響擴大機推薦過“高考30年記憶”征集活動,反響熱烈,首批34件高考“文物”正式入藏首都博物館,其中包括準考證、高考試卷、成績單、大學錄取通知書、高考日記等。

作為國之大考,高考改變瞭許多人的命運,這些高考“文物”也最能觀照一個時代的變遷。以一張小小的準考證為例,上世紀50年代的準考證都是繁體字,紙張粗糙,照片黑白,印戳不是紅戳就是藍戳。後來才改成簡體字、蓋鋼印。2000年以後,更是升級為IC卡或防偽系數更高的準考證瞭。哪怕是準考證照片裡的發型、衣著乃至表情,也隱藏著時代更替的秘密。而高考試題尤其是作文命題的變化,尤能讓人窺探到時代的不斷演變。

可以作為類比的是,去年9月,位於山東省淄博市的中國課本博物館建成開放。這是世界規模最大、國內首座課本主題專業博物館,以1862年至今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小學課本為主要藏品,通過“辦新學”、“上學堂”、“大後方”、“新中國”、“公社好”、“數理化”、“學工農”、“拼高考”、“新世紀”、“新課本”等10個板塊,展現瞭從1862年京師同文館建立到今天的電子化教學時期的課本圖書。為不起眼的課本建一座博物館,這也可視為博物館不斷走向專業化、細分化的又一個例證。而與之相比,同樣具有專業化、細分化特征的高考博物館,所儲藏的歷史文化場景顯然要更為豐富遼闊。

高考是個人史的重要組成部分,正是無數個人史組成瞭一個時代、一個國傢的成長史,無數個人記憶組成瞭時代記憶、國傢記憶。建一座高考博物館,將那些散落的高考物件召集起來,讓它們講述塵封的高考往事,某種程度上,可以理解為我們重逢青春、致敬成長的一種最好方式。

[責任編輯:林玟珊]CROSSFIRE擴大機

汽車4聲道擴大機
arrow
arrow

    kcx298r1v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